跳至产品信息
1 / 10

LIFEANO 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2025年9月12日-17日|循游山西:袁腾飞老师带你穿越千年,邂逅华夏文明的璀璨篇章

2025年9月12日-17日|循游山西:袁腾飞老师带你穿越千年,邂逅华夏文明的璀璨篇章

常规价格 $1,229.00 USD
常规价格 促销价 $1,229.00 USD
促销 售罄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5 件存货

票种

五千年很远,但山西很近

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一座座古城如繁星般散落

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2025年的初秋

从太原到介休

让我们一起

跟随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脚步

沉浸式感受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浪漫之旅

带队老师

袁腾飞老师

被粉丝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

NO.1—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馆藏共计658253/组。其中,珍贵文物40878/组,包括一级文物1650件(组)。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天下晋商等 7 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玉韫华夏、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 5 个艺术专题构成。日常策划举办反映山西历史文化和文物特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临展和特展,如策划晋国文物精华、山西佛教雕塑艺术、傅山书画、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等展览并在国内外巡展。 

NO.2—北齐壁画博物馆

北齐徐显秀壁画墓发现于200012月,历史上曾多次遭受5次以上盗扰,所幸壁画保存较为完整。考古学家于20019月完成了墓道、过洞、天井壁画的清理工作,于200210月,打开了墓室。除几处盗洞外,墓室内壁画规整,绘画色彩如新,没有任何污渍,仿佛一座刚刚竣工的地下美术馆。经发掘整理,墓葬中出土陶俑、瓷器、金银器等582件。墓葬中还有桌形青石墓志,墓主徐显秀先投奔尔朱荣,后追随高欢,北齐时受封武安王,武平二年(57170岁卒于晋阳。

北朝墓葬壁画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妥善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文博人不懈的追求。 本次展览的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北朝墓壁画和水泉梁北齐墓壁画,都采取了异地搬迁保护的方式。在最小干预原则下,以最大限度保留出土壁画原始信息为目标,以科学保护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保护技术相结合,使这些古代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墓主人当为镇守朔州的军政长官。该壁画采取全新的复原性保护技术。把原本置于自然环境中不可移动的壁画切割成数十个块面,揭取搬迁后,进行修复、养护,再按照原有的墓葬结构拼接复原,再现一个完整直观而又可以参观的地下世界。

徐显秀墓所绘壁画用笔简洁准确,讲究整体效果,主题集中统一。壁画中各类人物200余个,包括墓主夫妇宴飨行乐、鞍马出行、牛车出行、仪仗队列等宏大场面,内容纷繁、人物关系复杂的画面浑然一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丹青高手以简练的笔触捕捉人物动态造型,铁线勾勒,重彩填染,正是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简易标美之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长卷铺陈、透视崭露,承汉晋传统,启隋唐新风,一气呵成的长卷式,讲求整体效果的大布局,代表着墓室壁画一种新格局的产生。

NO.3—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NO.4—南禅寺

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NO.5—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NO.6—镇国寺

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时改称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现存寺院共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

镇国寺的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早,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镇国寺的创建,无疑对研究五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这个时期,北汉仅仅拥有山西中南部的一小片领土,无力同后周王朝政权抗衡,便大力提倡崇信佛教,为求得佛祖庇佑,在所辖境内大修佛寺。 镇国寺内有不少文物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史料。如东西碑亭五代时期的半截碑,残缺不全的文字中,记载了北汉小朝廷的宫廷斗争,对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NO.7—太符观

太符观,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上庙村西北部。始建年代不详,据观内现存碑、碣记载:金承安五年(1200)创建醮坛;明代观内后土圣母殿被火焚烧,万历十一年(1583)重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增建紫薇阁;清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五岳殿。1978年对观内建筑进行了整体维修。观坐北面南,原构布局不详,现存为一进院,南北长101.41米,东西宽50.28米,占地面积5099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现存山门、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西侧存偏门一座(后建)、舍窑五孔(砖券窑洞)和西配殿(五岳殿),东侧存办公室(新建)和东配殿(后土圣母殿)。现存建筑中,正殿整体保持金代建筑结构形制,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均为明代遗存。太符观现存各殿宇中彩塑、壁画和悬塑保存较为完整,数量众多,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NO.8—霍州署

霍州署相传曾为隋朝中郎将宋老生的幕府,又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其作为州治衙署,已历时1300多年了。原建筑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倾圮。次年,监州失剌不花、知州李伯渊主持重新修建。后经明清两代陆续增补修葺,日臻完善,其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分中轴线和东西辅线三大建筑群及一些署外建筑。该署主体建筑,雄伟高大,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附属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得法,形制壮丽,内实外华。

NO.9—娲皇庙

娲皇庙,山西省霍州市大张镇贾村,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

娲皇庙宇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自南向北有戏台、娲皇圣母殿,东西两侧为厢房、钟鼓楼。圣母殿为主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现存壁画约70平方米,壁画分布于圣母殿东、西山墙。

 

报名须知

集合/解散

●2025912日(周五)太原集合,917日(周三)霍州解散,请您妥善安排集合前和解散后的行程;

注意事项

报名后提前1周客服会与您联系,请保持报名微信和电话畅通;

小于6周岁的儿童不建议参加,6-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及70岁以上老年人需有家属陪同共同报名;

活动费用

费用包含:集合后到解散前的餐饮、住宿、交通及讲师讲解;

不包含:集合之前及解散之后的往返行程,以及未列出的其他费用;

 

退款无忧政策

因主办方原因活动取消,将退还全部费用;

因不可抗力导致活动取消,将退还未发生费用;

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活动,恕不退还任何费用(名额可转让),介意勿拍,谢谢理解。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